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| 我要投稿|繁简切换
首页 > 古汉语词典
  • —若有错误请留言,我们会尽快修改
  • 时间:2018-01-17 12:49:51  来源:网络  作者:未知
  • 释义一:
    • 意思:
    •    ①<动>相同;等同;一样。《涉江》:“与天地兮比寿,与日月兮光。”《阿房宫赋》:“一日之内,一宫之间,而气候不。”②<动>整齐,达到同一高度。《登泰山记》:“至日观数里内无树,而雪与人膝。”[又]<动使动>使……整齐;使……一致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备与彼协心,上下同,则宜安抚。”《涉江》:“乘舲船余上沅兮,吴榜以击汰。”③<动>整顿;治理。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修身、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”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导之以德,之以礼。”④<副>一齐;同时。《滕王阁序》:“落霞与孤鹜飞,秋水共一色。”《与妻书》:“吾作此书,泪珠与笔墨下。”《冯婉贞》:“于是众枪发,敌人纷堕如落叶。”⑤<名>周代诸侯国,在今山东北部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而竟怒不救楚,楚大困。”《孙膑减灶》:“韩告急于。”
    释义二:
    • 意思:
    •    ①<动>通“剂”。调配;配制。《韩非子·定法》:“夫匠者手巧也,而医者~药也。”②<名>通“剂”。药剂。《扁鹊见蔡桓公》:“在肠胃,火~之所及也。”
    内容鉴赏 共有条评论
    昵称: 密码: 验证码: 匿名